
持续高温下,古人用特制的夏服穿出“凉爽”衍圣公孔胤植画像“小暑大暑
腾讯网 2023-07-10 10:24:05
衍圣公孔胤植画像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本周多地持续高温,如同进了蒸笼一般。没有降温电器,古人是如何消暑的呢?
【资料图】
夏季,古人会穿着特制的夏服。孔子博物馆藏明代蓝色暗花纱袍,就是一件典型的夏服。它质地轻薄通透,面料的纹理“如水之波,如木之理”,给人以清凉之感。
衍圣公(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共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忠静冠服、吉服、素服和便服等8类服饰,这件是其中一种比较自在的、日常穿着的便服。身长130厘米,腰宽60厘米,两袖通长240厘米,袖宽70厘米。大襟右衽,宽袖,衣身两侧开衩,腰间钉一对白纱系带。领部加白纱护领,它既是一件夏季外袍,还可作为内袍在春秋季穿着,从内摆可以看出是道袍形制。
道袍,本身官民皆可穿。那这件纱袍和寻常百姓所穿的,又有何不同呢?
首先看质地。根据纤维成分检测,它是由桑蚕丝织成。桑蚕丝是现代的称呼。在古代,按照大类来分有丝、棉、麻等。一方面,贫穷的阶层是穿不起丝质衣服的,价格高又难打理。另一方面,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对每一个阶层穿什么用什么料作了规定,这种服饰制度到明朝中后期才被逐渐打破。所以,即使这件纱袍是便服,也使用了高档面料。
再看织法和纹饰。根据织法的不同,丝有纱、罗、缎、绫、绸等。洪武年间规定庶民衣服不得使用金绣、锦绮、纻丝、绫罗,只能使用绸、绢、素纱等简单的“一经一纬”平纹组织衣料。而衍圣公这件纱袍,虽然一眼望去,“平平无奇”,但走近仔细辨认,会发现仙鹤衔灵芝、寿桃、石榴、四合如意云纹等暗花,令人啧啧称奇。
这些暗花也有寓意。比如,四合如意云纹,由四朵小云彩凑在一起,组成了像如意一样的云团。它在明代最为常见,反映出时人追求自由自在、和谐如意的生活境界。
总体来说,以蓝色暗花纱袍为代表的这些便服形制规矩,质地贵重,色彩沉稳,纹饰吉祥,是衍圣公府对日常服饰穿着重视的集中体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件蓝色暗花纱袍,不仅有实物,还与一幅衍圣公孔胤植的画像对应起来。这在任何一座博物馆,都是非常少见的。
孔胤植,字懋甲,号对寰。后世为避清帝胤禛的“胤”字,改称孔衍植。孔胤植这位衍圣公历经了两个朝代,他在明代末年袭封为衍圣公,也是清代的第一位衍圣公。
这幅画像为绢本,纵101.5厘米,横52.5厘米。画中,孔胤植站立,头戴七梁冠,身穿蓝色交领大袖长袍。画幅左上方,竖题小楷一行“六十五代祖讳胤植小像”。这幅画像绘制于明代。
炎炎夏日,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尽显怡然自得之态。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通讯员 徐 冉报道)
持续高温下,古人用特制的夏服穿出“凉爽”衍圣公孔胤植画像“小暑大暑
南京市雨花台区金地自在城邮编,南京雨花台区邮编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
巢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伏天”即将开启5省份局地可达40℃以上南方电网最高用电负荷逼近
三立期货早间内参显示,在小非农数据大幅超预期的情况下,上周五晚美国
在过去半年,科技圈的多数震荡都与大模型紧密绑定在一起。2023年4月,
ooc警告本文舰长可以修仙前面几章我发到视频里感兴趣的可以去看各位知
近日,东源县在深圳先后举行河源东源(盐田)科技创新中心暨客家青年深
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挡手自一体变速箱,6挡手自一体这个很多人还
7日消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邮储银行”)被警告并罚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的钢铁回顾2023年上半年,陕西市场建筑
7月7日,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据价值论坛”举行。金联创创始人兼联
本文转自【唐山海事局】;冀航警332 23,渤海,7月10日0时至7月14日24
炎炎夏日凉爽气候和绝美自然风光是贵州向全国人民送出的一份生态“厚礼
文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舒圣祥近日,吉林白城村民黄德义因私搭浮桥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