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缩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现状分析

互联网   2023-04-11 14:25:22

热缩材料的概况

热缩材料又称高分子形状记忆材料,是高分子材料与辐射加工技术交叉结合的一种智能型材料。普通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通常是线形结构,经过电子加速器等放射源的辐射作用变成网状结构后,这些材料就会具备独特的“记忆效应”,扩张、冷却定型的材料在受热后可以重新收缩恢复原来的形状。

热缩材料的记忆性能可用于制作热收缩管材、膜材和异形材,主要特性是加热收缩包覆在物体外表面,能够起到绝缘、防潮、密封、保护和接续等作用,收缩材料的径向收缩率可达50%-80%。热缩材料能够起到绝缘、密封、服饰、防潮和接续等作用,目前已经广泛使用在电工、电力、通信、石油、建筑、家电、军工等行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热缩材料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热缩材料生产水平和应用技术的提高,热缩材料已成为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保护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电力、汽车、通信、石油化工、电子电器、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等领域。选择不同的原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可以制作出不同性能特点和形态的产品,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我国的热缩套管材料制品形成和发展已经有20年了,到现在日本住友热缩套管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从国内热缩材料市场从整体上来说仍然还处于成长阶段,热缩套管在未来的潜力是巨大的。随着我国进入重化工阶段,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范围的产业转移,预计高铁、汽车与电力建设等将会引领我国热缩材料在未来飞快的增长,从而带动我国热缩材料行业进入新时代的高塑增长。

热缩材料行业产业链丰富,上游包括通用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及功能性添加材料(如抗氧剂、阻燃剂、加工助剂等);中游为热缩材料供应商,国内主要玩家有沃尔核材、宏商科技、长园长通、诺德投资、天邑股份,高端材料被美国Raychem和日本住友占据;下游应用广泛,涵盖电力、汽车、通信、石油化工、电子电器、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等领域。

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国内高端热缩材料发展,国产替代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汽车用热缩材料市场规模整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21年中国汽车用热缩材料市场规模约为39.12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热缩材料行业市场现状调查研究与发展战略咨询预测报告》显示: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热收缩材料产业化生产的有三个地区:吉林省的应用化学所、辐射化学所和吉林省机电设计研究院;四川省的成都双流电缆厂和核工业九院、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及成都邮电研究所;湖北省的武汉电缆附件厂及湖北省化学所。但最终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的是应用化学所和成都双流电缆厂,并在其周边形成产业集群,带动了全国热收缩材料的产业发展。

目前国外产品(美国瑞侃、日本住友等)主要集中于中高端产品;国内厂家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通信、消费电子等)的竞争,国内细分市场容量相对狭小,设备专用性强,寡头竞争格局有利于龙头企业沃尔核材以及领先企业宏商科技、长园长通等享受需求增长带来的机遇。

热缩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热缩材料制品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在电离辐射作用下产生的辐射交联反应制造而得,属于辐射化工的子类。热缩材料是当前辐射化工产品中发展和应用最为成熟的产品类型之一。

数据显示,2013-2018年,国内热缩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我国热缩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94.6亿元。国内外电力传输、汽车、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通信等产业规模都不断扩大,带动热缩材料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2-2018年,中国汽车产量整体保持上升的趋势。2018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780.9万辆,同比下降4.2%。2019年1-4月中国汽车产量为838.9万辆,较上年同期下降11%。2018年中国汽车用热塑材料市场规模为41.71亿元,同比降低4.2%。

在汽车中,热缩材料主要用于电线束、输油管道、刹车系统管道的保护。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国内高端热缩材料发展,国产替代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汽车用热缩材料市场规模整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21年中国汽车用热缩材料市场规模约为39.12亿元。

高端领域(包括汽车用、轨道交通、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美国Raychem、日本住友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较低,毛利率较高,目前国内企业沃尔核材、宏商科技、诺德投资等有布局。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0-2025年中国热缩材料行业市场现状调查研究与发展战略咨询预测报告》。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